友站連結

國際環保法規 塑膠足跡

        塑膠發明至今已超過百年,其具有質輕、堅固、絕緣等優點,廣泛應用在包裝、建材、3C、機器零件等民生與國防領域,成為支援產業關鍵或周邊零組件重要材料。現今,塑膠材料在各種科技產品如醫療器材、綠色能源等產業應用重要性與日俱增,更讓塑膠之使用量日益增加。

        依據UNU(United Nations University)於2010年所做的研究資料顯示,每年約有7%的全球石油產量是被用來生產塑膠原料,而生產這些塑膠原料的石油耗用量,卻比整個非洲大陸的使用量還多!

        更加嚴重的是廢棄後塑膠製品所產生的問題,一方面是經過掩埋及焚化後產生的碳排放,另一方面則是沒有經過處理或是回收的塑膠垃圾,對於海洋生態環境造成衝擊!故企業如何找出綠色作法,從設計、材料、製造加工、營運等方面降低環境衝擊,同時兼具降低成本,將是業界往後需更加關注的議題。

        也因為塑膠製品針對環境造成衝擊的狀況日益嚴重,且塑膠回收再利用的議題逐漸火紅,於20119月20日在紐約舉辦的「柯林頓全球倡議」(CGI)年度會議中也宣布塑膠揭露專案(PDP)的詢問項目,總共分為四大類型:管理、風險與機會、策略與營運、交流。希望藉由塑膠揭露專案建立基準指標,並透過定性及定量的報告,將自身使用的塑膠原料透明化,進而促使公司能減少浪費,並注重設計、減少塑膠使用種類、循環再利用…等。

        從這四大類型的詢問項目中可看出,塑膠揭露專案不只是單純希望進行定性的資訊揭露,更希望進一步透過定量的方式來進行調查及計算評估,這也就與目前風行的碳足跡及水足跡有相類似的概念,藉由數字化的呈現方式,讓公司內部及外部之利害關係人,更能具體了解狀況,因此在這我們也就將塑膠揭露專案另稱為塑膠足跡(Plastic Footprint)。

        而依照目前這些詢問項目中,有需要定量的部份是在於公司使用之塑膠原生料的用量、產品之塑膠回收率,並同時考量產品中加入塑膠回收再生料的比例。這些問題或許不難回覆,但是回覆後的檢討及精進卻是需要多加努力的。不過公司如能從綠色設計的角度出發,輔以綠色製造流程,相信贏得第一桶綠金,將是指日可待!